8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第九次全體會議著重指出,需切實將思想與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當前形勢的科學判斷及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鞏固并拓展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全力達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在房地產領域,會議明確的 “鞏固止跌回穩態勢、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釋放改善性需求” 三大重點方向,不僅為房地產行業注入了關鍵信心,更為砂石行業帶來了清晰可見的發展機遇。作為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原材料,房地產項目及城市更新工程的落地推進,將直接帶動砂石需求的提升,為砂石行業開辟新的市場空間。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在接受中國網財經采訪時分析稱,本次會議再次提及房地產領域,表明穩定房地產市場在宏觀經濟穩定中依舊發揮著重要作用,“止跌回穩” 的市場目標并未改變。這一信號的釋放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預計未來支持房地產行業的政策將進一步加力,而城中村與危舊房改造、通過多元舉措釋放改善性需求,都將成為政策發力的重點領域。
房地產 “止跌回穩” 目標不變 多地或跟進優化政策
繼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之后,“房地產” 再次出現在重要會議議程中,積極信號的釋放進一步明確了 “止跌回穩” 仍是當前房地產政策的核心目標,對穩定市場預期具有重要意義。
從數據層面來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7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達5709萬平方米,銷售額為5325億元,環比分別下降46%與48%;同期房屋新開工面積為4842萬平方米,環比降幅達32.6%,同比也下降15.4%。價格方面,7月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均呈環比下降趨勢,其中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降0.2%,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降1.0%。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提出,“只有當房屋新開工面積超過同期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時,樓市才算真正實現止跌回穩。” 在他看來,緩解當前市場量價齊跌的局面,一方面要遏制二手房掛牌量的無序增加與掛牌價的非理性下跌,另一方面需規范開發商的價格競爭行為,將新房與二手房的供需兩端納入統一管理和調控體系。他建議,后續可針對二手房掛牌價實施針對性管理措施。
值得關注的是,政策層面已出現積極動作。8月初,北京率先推出房地產政策優化舉措,包括調整限購政策、加大公積金支持力度等。陳文靜預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后續可能跟進優化限購政策,同時更多城市也將逐步落地各類房地產支持政策。此外,陳文靜還提到,本次會議提出 “及時回應市場關切,穩定市場預期”,這意味著中央層面仍有進一步出臺政策的空間,新一輪房地產支持政策有望啟動。
李宇嘉則補充道,在傳統救市政策已基本落地的背景下,當前樓市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市場基本面。他建議從政策層面全面修復市場基本面,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為新市民、年輕人、新就業大學生及育齡婚齡人口提供更多支持。
城市更新工作加速推進 砂石供應鏈需同步保障
本次國務院會議明確提出,要結合城市更新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并通過多渠道釋放改善性需求。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認為,從后續 “采取有力措施” 的要求來看,城中村改造等相關工作需得到重點關注。
事實上,今年以來中央已多次強調城市更新的重要性,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及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均明確要求高質量推進城市更新工作。嚴躍進分析指出,“當前需重點推進城市更新,尤其是城中村與危舊房改造工作。” 他判斷,新一輪城中村改造不僅會加快推進速度,還將擴大實施規模,這是下半年房地產領域需重點關注的內容。而改造規模的擴大將直接拉動砂石需求,因此需同步推進砂石供應鏈的銜接與保障工作,避免因原材料供應滯后影響項目推進節奏。
嚴躍進進一步指出,城中村與危舊房改造工作與改善性需求釋放存在直接關聯。此前海南已出臺相關政策,明確高庫存區域的城中村改造可采用房票安置方式,這一舉措使 “城中村改造 — 房票使用 — 改善性需求釋放 — 消化新房庫存” 的工作機制更加清晰。
陳文靜也表示,在城中村與危舊房改造過程中,強化貨幣化安置或房票安置、收儲存量商品房作為安置房等措施,將對房地產銷售形成重要支撐,預計相關資金流轉中的卡點問題將進一步得到解決。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則認為,城市更新是當前推動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重要抓手。在有序推進城中村與危舊房改造的過程中,資金籌措可借助 REITs、專項債等創新金融工具,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同時,需通過多元方式釋放改善性需求,精準匹配置換型、品質提升型等不同群體的需求,提供針對性的住房產品與服務。
多維度釋放改善性需求 供需兩端政策將協同發力
本次國務院會議提出 “多管齊下釋放改善性需求”,嚴躍進認為,這一表述的核心是 “通過多途徑、多方式協同推進”,強調政策策略的全面性與靈活性,是本次會議對房地產政策方向的重要定位與要求。
在供給端,增加高品質住房供給、通過打造 “好房子” 吸引改善性需求入市,是重要路徑之一。陳文靜預計,未來更多城市將建立 “好房子” 評價標準,完善計容規則,并通過降低稅費等方式,鼓勵房企推出更多高品質住房。而高品質住房建設對建材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也需要砂石行業同步優化供給結構,保障符合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標準的優質砂石供應,從原材料端為 “好房子” 建設目標提供支撐。
在需求端,陳文靜認為多項舉措仍有發力空間:其一,可通過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降低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加大購房補貼力度等方式,為多孩家庭提供更有力的購房支持,進一步降低購房門檻、提升家庭購房能力;其二,加大住房 “以舊換新” 支持力度,更多城市有望完善相關配套措施,暢通一二手房交易鏈條;其三,對購買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的家庭,給予更高的公積金優惠或購房補貼,進一步激發改善性住房需求。
“‘多管齊下’的本質,是通過更有力的舉措促進改善性需求釋放。” 嚴躍進表示,這一過程既需依托城中村改造等工作,也需結合各地對二套房等領域的政策支持,同時要在二手房市場尋找新的突破點。
近期國家出臺的多項 “投資于人” 的政策舉措,也將從人口端為房地產市場釋放潛力。例如發放育兒補貼、免除幼兒園大班保育教育費等政策,有望減輕家庭養育負擔,對提升生育率產生積極影響。陳文靜認為,“未來更多‘投資于人’的政策落地后,將進一步提升居民的消費能力,而在‘服務民生’的范疇中,住房的重要性或將更加突出。” 她提到,在此過程中,針對需要住房保障的人群,實施 “補人頭” 類政策也可能成為重要方向,通過加大購房補貼力度促進住房消費;若能將購房補貼與房票政策結合,并打通 “房票 — 地票” 流轉鏈條,將更有利于推動房地產市場進入良性循環。
從行業聯動角度分析,國務院會議明確的房地產及城市更新政策,為砂石行業帶來的機遇具備延續性:一方面,城中村改造、危舊房翻新及改善性住房新建工程的持續推進,將為砂石行業帶來穩定的需求增長空間;另一方面,隨著 “好房子” 標準的建立與綠色建筑的推廣,砂石行業可通過優化產品結構(如研發生產高品質機制砂、綠色砂石)、提升供應效率,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實現自身轉型升級。可以說,房地產市場 “止跌回穩” 目標的推進與城市更新的深化,正為砂石行業構建起 “需求有支撐、發展有空間” 的全新發展格局。